进入7月份以来,我旗持续降雨,部分地区遇到暴雨或大暴雨,形成典型的多阴雨、高温高湿的梅雨天气,有些地区形成洪灾和涝害,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此时天气状况有利于病虫害的滋生蔓延,为切实减轻病虫危害损失,实现“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近日,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分赴全旗各苏木镇场,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及防控指导工作。
通过监测调查,鲁北镇、乌额格其牧场、前德门苏木、道老杜苏木、乌力吉木仁苏木、查布嘎图苏木、巴彦塔拉苏木、香山镇、香山农场、巨日合镇、乌日根塔拉农场、嘎亥图镇、乌额格其苏木等苏木镇场玉米大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玉米螟、双斑萤叶甲、蚜虫、红蜘蛛、粘虫等病虫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个别地块玉米螟和双斑萤叶甲发生较重。
玉米大斑病病株率一般为10%—30%,最高50%;弯孢菌叶斑病病株率一般为5%—15%,最高30%;病斑主要集中在玉米下部叶片,多数处于发病初期。
玉米螟花叶率一般为5%—20%,严重地块花叶率达80%。
双斑萤叶甲各作物均有发生,危害率一般为10%—30%,严重地块达40%,大豆田重于玉米田,玉米田危害率15%—30%,百株有虫20-30头,严重地块百株有虫多达200头以上,玉米下部叶片叶肉已被舔食成花叶状,大豆田危害率20%—30%,百株有虫30-40头,其他田块危害率10%—15%,百株有虫10-20头。其他病虫害零星发生。望各苏木镇场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病虫害为害情况,特别是二代粘虫和一代玉米螟危害严重的地块要密切关注三代粘虫和二代玉米螟的发生情况,加强调查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减少病虫危害损失。
防治方法:
病害:根据病情,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源,加强肥水管理,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发病后,可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防治,隔7天喷药一次。
虫害: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苏云金杆菌、多杀菌素、苦参碱等生物农药;玉米田虫口密度达到10头/百株时,可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氟铃脲、茚虫威、虫螨腈等及其复配制剂,注意交替轮换用药,每种药剂每季使用不超过2次。
目前,防治期间正处于高温酷暑季节,应在上午9-11时和傍晚16-19时进行防治,避开中午高温时间,以免造成人员中暑、中毒;喷药时一定要戴上防护手套、口罩等,做好防护工作,确保施药人员安全。
下一步,中心将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全旗各苏木镇场加强田间监测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当前我旗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信息,在病虫发生高峰期切实做好植保信息入户、植保科技到户、植保服务到田,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民科学防治,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为粮食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原文链接:http://nmj.tongliao.gov.cn/nmyj/qxdt/2023-07/27/content_1467bc852f434a29a0d17676025a0fd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